开天地课文朗读,开天地的故事
语文版: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第30课《开天辟地》原文及教案
这是一个古老的神话故事,讲的盘古开天辟地孕育万物的故事。从奶奶讲的故事,可以让学生真切感受到这位远古英雄的神勇和伟大。重点难点:朗读课文,感悟盘古的神勇和伟大。学生分析 喜欢神话,想探究宇宙是怎么形成的,是孩子们的天性。
开天辟地 大鸡蛋——开天辟地——创造宇宙万物 躺 巨人 顶天立地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:朗读感悟,复述课文,指导写字。 谈话引入 上节课我们读了《开天辟地》这个神话故事,了解了古代人民想像的盘古开天辟地、创造宇宙的过程,还认识了许多生字娃娃,这一节我们接着学习课文。
《开天辟地》第一段是这样写的:“传说在很久以前,天和地还没有分开,整个宇宙混沌一团,像个大鸡蛋。” 我是这样设计教学的: 第一步:请问同学们,天地未分开之前,宇宙像什么?这是什么句子?把什么比作什么? 同学们很快回答这是比喻句,是把混沌一团的宇宙比作大鸡蛋。
《开天辟地》语文教学反思
1、《开天辟地》语文教学反思:成语与课文内容的结合:在本次授课中,我成功地将课文与练习中的成语相结合,通过成语引导学生复述课文,这一方法不仅加深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,还提高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成语运用能力。
2、《开天辟地》语文教学反思1 教学主题:阅读课 所属学科:语文 适于年级:二年级上册 教材版本: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(语文出版社S版) 建议学时数:2学时 教学设计: 教学目标 辅导学生认识11个生字,会写8个生字。 指导学生正确、流利、有感情地朗读课文。
3、《盘古开天辟地》教学反思1 《盘古开天地》讲的是盘古的巨人开天辟地的故事。这篇课文内容短小,但故事极富想象力,文字叙述具体而生动。课文的脉络非常清楚,从盘古如何开天辟地到最后倒下化作万物都能一目了然。
盘古开天地教案
1、《盘古开天地》教案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:认识10个生字,会写14个生字,并能正确读写“宇宙、黑暗、上升、下降、气息、四肢、肌肤、辽阔、血液、奔流不息、茂盛、滋润、创造”等词语。过程与方法: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,通过自由朗读、互读互查、分段朗读等方式,提高朗读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。
2、【篇一】小学三年级语文《盘古开天地》教案 说教材 《盘古开天地》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一篇主体课文。这是一个神话传说,讲的是名叫盘古的巨人开天辟地的故事。课文处处充满了神奇的想像,用生动准确的语言塑造了盘古雄伟、高大的形象,赞美了他为开辟天地而勇于献身的精神。
3、小学四年级上册《盘古开天地》教案 篇1 学习目标: 认识10个生字,会写14个生字,正确读写“宇宙、黑暗、上升、下降”等词语。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,能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。 读懂课文,体会盘古的献身精神,培养想象力,积累课文中优美的词语。
4、《盘古开天辟地》大班语言教案 篇1 设计思路: 《盘古开天辟地》是我国古代非常有名的神话故事。这个故事充满了人们美好的想象,读起来非常引人入胜。我们以这个故事慢慢切入“了不起的中国人”这个站点,让孩子们充分体会中国古代人民的想象和智慧。
5、教案要怎么写呢?以下是我收集整理的《盘古开天地》教案及反思,欢迎大家分享。 《盘古开天地》教案及反思1 学习目标 认识10个生字,会写14个生字。正确读写“宇宙、黑暗、上升、下降、气息、四肢、肌肤、辽阔、血液、奔流不息、茂盛、滋润、创造”等词语。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,能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。
6、A案 课前准备 ①多媒体事件(制作混沌世界、巨人沉睡、惊天霹雷、开天辟地的动画片)。 ②生字词卡片。 ③蒐集能体现盘古开天地情境的音乐带。 第一课时 情境导入 ①情境:播放多媒体课件。 ②过渡,并揭示中心句。 “人类的老祖宗盘古,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了美丽的宇宙。